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风采 > 正文

【2021“三下乡”(十)】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来源:【2021“三下乡”(十)】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 发布日期:2021-07-12 】

本网讯 7月11日上午,我院“砼心砼行,红色沃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结束了在兴国县鼎龙乡的实践活动,带队老师左华伟和赵崇文带领队员们前往兴国县城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追思光辉历程。

兴国县廉政文化教育馆

社会实践队首先来到了兴国县廉政文化教育馆,馆区负责人阙主任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他向我们介绍说:“兴国县廉政文化教育馆设有廉政强音、清风常在、警钟长鸣、家风家训、红色讲堂、红色兴国、廉政书画等七个展区。该馆以‘弘扬苏区精神、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为核心,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以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形成了以参观学习、现场教学、互动体验、社会实践、学院研讨融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你们江西理工大学也在这里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

队员们在阙主任的带领下,在展厅里观摩学习。当来到“红色兴国”展厅时,看着陈列的56位兴国籍共和国开国将军以及曾在兴国县战斗过的开国元勋的照片和遗留下的物品,队员们不禁肃然起敬。带队老师赵崇文给队员们说道:“馆中所展览的都是苏区时期先辈们用过的老物件,每件都充满了红色历史记忆,每一件都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昔人已去,但我们可以从他们遗留的物品中窥探到当年革命的艰辛和先辈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兴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博物馆

随后,队员们跟随阙主任来到四楼的兴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博物馆。

刚进展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卷便映入眼帘,队员们行走在各个展厅中,深刻感受到“穿越千年、天下尽知”的无穷乐趣。馆内展有名闻遐迩“国宝”级的“兴国山歌”和深奥玄秘的“三僚堪舆文化”,还有风味独特的“四星望月”和“兴国鱼丝”,也有古朴灵动的“樟木端戏”和“均村提线木偶”,以及耐人寻味的“兴江古文”和“城岗半班”等民间传统艺术……队员们充满热情的徜徉在非遗文化的海洋,通过静态观赏和动态体验,领略着客家人在生产生活、衣食住行、风情民俗、文化娱乐方面的历史风貌和独特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我们民族精神的植被,也是滋养一个民族灵魂的根脉。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笔财富,更是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队员柳桥波自豪地说道。

据阙主任介绍,兴国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早,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如今,可谓卓有成效。目前拥有国家级保护名录1项、省级保护名录6项、市级保护名录9项、县级保护名录76项;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7人、市级传承人9人、县级传承人百余人。

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

告别阙主任后,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映入眼帘的就是毛主席题词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馆正中大厅为灵堂,上面四个大字“浩气长存”,四周共有5个陈列室,展现了历次革命战斗、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121名烈士的照片、遗物、塑像及传记等。

馆内讲解员向我们介绍道:“兴国县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县23万人口中就有9.3万人多人参军参战,其中为国捐躯的烈士有5万多名,而其中姓名可考的烈士仅有23179名。万里长征路,里里兴国魂,长征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他们是共和国永恒的记忆,也是兴国永远的骄傲。”队员们跟随讲解员行走在纪念馆中,在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苏区遗物前仔细观看,当来到马前托孤、宁死不屈、洗衣队员、江善忠跳崖、过雪山等雕塑面前,听着讲解员讲述的感人事迹,久久伫立不愿离开。

走出展厅,讲解员带领队员们来到了革命烈士英名牌,上面刻这23179名兴国烈士英名,每一个碑石都有对应的编号,为的是方便烈士后人们前来祭祀。上千块碑石组成一个环形碑墙,气势恢宏壮观,令人肃然起敬。“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被他们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深深打动。”望着革命烈士英名牌,队员张航地说道。

没有一份安宁来的容易,没有一片繁荣未经风雨。此次活动对实践队队员们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我们以为的岁月静好,其实是有人在很早以前就替我们负重前行过了,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辈当自强,必当生于盛世而不负盛世。”活动结束后,队员冯雨欣说道。

(文/慕慧文、饶琳 图/方晓辉、林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