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来源: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发布日期:2019-09-0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办于2000年,并于2011年获批硕士授权点,目前在校本科生有约280人,硕士生50余人,本、硕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该专业拥有一支年龄、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现有25名教师,其中8名教授、6名副教授及3名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21人,博士生导师6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8人。拥有中科院百人入选者及杰青获得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江西省百千万第一、二人选2名,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1名。拥有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环境岩土与工程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赣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赣江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共建实验室-水健康循环实验室等一批教研平台,拥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活性污泥呼吸仪、总有机碳测定仪、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电化学工作站、倒置双目生物显微镜等先进实验设备,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市政工程技术人才。此外,学科与校外企业开展深入紧密地合作,建立了二十余家长期、稳定的校外合作实训实践基地。学科现为“校级卓越计划”培养专业,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膜分离技术、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扎实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城镇给排水、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工业给排水、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水资源保护、解决区域水环境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回收与再利用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循环中,从事城镇、工业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咨询、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达到给排水工程师水平,具体目标预期如下:

目标1:能够运用当代给排水理论、技术、方法从事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目标2:能够采用给排水理论,针对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目标3: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创新能力,能够就市政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等领域中相关问题与同行、其他学科人员以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目标4:能够继续学习给排水工程专业相关的先进技术,并提升人文素养;

目标5: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能够胜任工程师岗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给排水工程实践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给排水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的给排水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的给排水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给排水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给排水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给排水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给排水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给排水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学制

学制4年,最长学业年限6年(4年制专业)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位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按开课学期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