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技巧 > 正文

要学会像“脱口秀演员一样工作”

【来源:要学会像“脱口秀演员一样工作” | 发布日期:2021-12-15 】

作者 | 静思

 

来源 | LinkedIn(ID:LinkedIn-China)


1.jpg

工作中 “是什么”、“怎么办”

比“为什么”更重要


我在工作陷入瓶颈或者低谷期时特别喜欢追问工作的意义这类问题。


比如: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为什么非这个客户不可?我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份让自己不开心的工作?


相信很多职场人都会有这样的自我灵魂拷问时刻。


关于“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深刻而真诚的自我发问与作答能让我们在诸多人生大事上更容易看清真相和本质,从而做出最优选择。


“最优选择”代表对自己有利,但工作是一个双向互惠互利的活动,在出售自己劳动力的过程中,买家(公司/单位)更看重你带来的价值,而非你的选择。


所以,“为什么”这个问题在职场中远不及“是什么(what)以及“怎么办(how)更容易推动工作进展。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我怎么样能把这个项目做好?”


“我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我如何从这份工作中获得收获最大?”


人生中的“为什么”可能就是个不该去用力思考或者说只能当作思考游戏的问题,它很重要,但不是我们顶着脑袋空想就能找到答案的。


只有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做成了或者投入全力后做失败了,关于“为什么”的答案和意义才会逐渐浮现出来。


2.jpg

学会用“项目负责人”思维

去工作


现代的工作呈现出“网状交织下的块状模式”,即我们需要跨部门合作去对某一个项目、某一个客户负责。


作为项目中的“螺丝钉”,大家更喜欢用“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态度去参与其中。


这种态度可以确保你能完成(是否能完成的足够好不确定)自己的工作,但无法让自己有进一步的提升。


就像脱口秀演员一样,如果你只追求做一名说段子的人,那你只会去关注如何写好段子让观众笑这件事,可种想法有闭门造车之嫌,因为你无法预料现场观众的状态。


但如果你参与过后期剪辑,你就知道哪个节点段子效果最好;如果你还当了主持人,你就知道如何做好控场——这对一名脱口秀演员同样重要


如果你还参与了商务,你就会知道如何从资本市场去看待脱口秀演员这个工作、从而把这份职业更好地推向市场。


有时候你只想把自己的手头工作做好,但为了把这件活做得足够好,你只能把这个行业里所有的事情都打通(至少尝试过、有所了解),这样你才能学会全面客观的看待项目里的每一块、每个人,就像项目负责人那样去思考


有趣的事,你未必想去争做一官半职,但当你真的这么去做了,往往最后你也真的能晋升为项目负责人


3.jpg

辞职的最佳时机要看

“交易成本”


辞职是每位职场人必经的一道坎儿。


当我们谈论辞职时,往往是在谈论辞职的性价比


年轻的职场人喜欢用心情(做得爽不爽)来衡量,成熟一些的职场人倾向于用自己能不能获得进一步提升、年终奖发放的情况来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辞职。


建议不妨用“交易成本”来判断辞职的最佳时机。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这个概念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提出的,大意是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以脱口秀举例。


比如没有《吐槽大会》之前,想说服一个明星来接受一个无名之辈的吐槽,以此让自己成名,这个无名之辈大概率会被明星告,那么请律师的费用、出庭耗费的时间都是一种交易成本。


在知晓了“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后我们可以用此来判断自己是否有必要辞职。


比如,你平时工作中感到的费劲,有多少是因为公司弱智带来的(制度有问题、一起工作的人太差)


又有多少是因为行业本身的残酷带来的(行业卷的厉害、或式微)?换一家公司后这些问题就不在了吗?


这些让你感到费劲的东西是否可以通过内部努力解决(比如更新体制、制定工作流程)


又有多少是行业或市场“固有属性”,你只能面对?


显然,如果是行业“固有属性”辞职换一家公司并不能解决你的烦恼,那么转岗、甚至转行也许才是好的选项


当你动了辞职的念头时,不妨先清算一下你与公司的交易成本——你与他人合作时耗费的精力、公司制度带来的保护与损害、行业属性对自己的影响……


当你跟公司交易,比你直接跟市场交易(比如自主创业、转行)还费劲时,你就可以考虑离开这家公司过更好的生活了。


不要随便因为心情、一个难搞的客户、一名合作不顺畅的同事、或者眼前的一笔奖金就轻易辞职,这些都是表象。


我们要能够看清产生这些问题背后的东西能不能得到改善和修正,再决定去留。


840e8bf0742c7292c41d5497fdc08eef.jpg

你的工作最终作品和成果

永远是你这个人


脱口秀演员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讲好段子让观众笑?炸场?


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完成KPI、和客户签单、升职加薪?


成熟的职场人应该让观众开心、让客户满意、让公司盈利、自己获得应得的报酬、跳槽到更好的平台,我们需要对这些负责,但这些不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结果。


因为我们所有的工作最终作品不是某个项目、某比交易、某个团队,而是我们自己


正如专业的脱口秀演员自始至终追求的是如何把自己打磨城一名优秀的脱口秀演员,而非炸场(只是手段)


为什么?因为最怕职场人把自己和某家公司、某个职位或者某个重要的项目捆绑太紧


当你过于依傍某家组织、某个头衔,你只会围着那个“符号”去做事,而非把专注力放在“自己”这个终极作品上。


调研公司牛津经济(OxfordEconomics)曾做过一项调研分析,机器能够每10年消灭2000万甚至更多工作;


平均每一个工业机器人可以承担1.6个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到2030年前,全球大约2000万制造业工作将消失,这些工作岗位的任务将由自动化系统承担。


医学的发展让接生员没了工作、通讯技术的发展让接线员和寻呼台工作者丢了饭碗、电脑和绘图软件的发展让手绘描图员这个行业消失了、还有曾经很火的“闪客”,十几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历史的名词。


至于公司的消逝更短暂。


作为创业公司,普通的公司通常8-9个月就会面临倒闭风险、超过三年的公司战胜了90%的创业者,很多创业公司挺不过3年。


就算是已经立足根基的大企业,也如德鲁克所言——一般的“好”公司,寿命达到30年


而任何一场天灾(比如疫情)或人祸(次贷危机)都能瞬间灭掉很多昨日看上去还稳当的企业。


行业和组织单位都无法让职场人长久安身立命,只有把“自己”这幅作品做好了,天下之大、时运再变,才能去哪里都不怕。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这本书里有一句挺糙但很实在的话,足以概述我们工作的真相:


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和岗位,“这是一份工作,拿了钱就先办事,办好事再说别的;不想再办事,也要想好,去哪可以继续拿钱、拿更多钱。”